腳有水腫是很容易發現的。手指壓一壓腳背,凹陷而無法彈起來,或者覺得鞋子變緊了,襪子的壓痕也變深了,這就是所謂的下肢水腫,亦即俗稱的腳氣。 在排除心臟、肝臟、腎臟、內分泌等疾病或營養不良引發的水腫,找不到原因時,就稱為特發性水腫。 特發性水腫的患者多是容易緊張的體質,工作及生活上比較有壓力、容易失眠。因為神經質的體質,會造成荷爾蒙分泌紊亂,分泌過多的血管升壓素,導致腎臟吸住較多的水分和鹽分,因此容易產生水腫。 患者多以中年女性居多,檢查時卻看不出有任何器官的毛病,通常在早上睡醒時眼皮水腫,站了一天以後,變成腳部明顯水腫。這是因長時間站立、步行或久坐,下肢一直處於較低位置,重力作用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困難,血液在靜脈內淤積,血管內壓力增加,造成水分滲透到血管外皮下組織,因而產生水腫。 有些患者是月經來時會腫得厲害,有些是受到天氣的影響,有些人下肢循環不佳,甚至會造成小腿、腳踝的皮膚炎。患者平時常有怕冷、疲倦乏力、四肢困重、胸悶腹脹,活動即感心悸、氣短氣急、頭昏。 所以,特發性水腫有以下特點:長期而反覆,上午輕下午重,睡覺後輕活動後重,四肢明顯而軀幹不明顯,月經前後加重,與氣溫、情緒、疲勞有關,消得快腫得也快,腫胖難分,體重增加。 中醫古籍《金匱要略》記載:「諸有水者,腰以下腫,當利小便;腰以上腫,當發汗乃癒。」《內經》則提到「開鬼門,潔淨腑,去菀陳莝」,亦即指出發汗、利尿、攻下逐瘀是治療水腫的大法。 水腫患者宜限制飲食中的水分及鹽分,正如《世醫得效方》所言:「凡水腫唯忌鹽,雖毫未許,不得入口…不能忌鹽勿服藥,果欲去病,切須忌鹽。」 此外,平時需要久坐或久站的人,最好每隔半小時就動一動腳或起來走動,以改善腿部循環,女性朋友可以穿著彈性絲襪,而且最好不要穿高跟鞋。 晚上平躺時,腳可適度抬高,用力將腳板往下踩,停十秒鐘,繼而放鬆,再用力往上抬,停十秒鐘,再放鬆,在十分鐘重覆五到十次。 此外,調整生活步調、減輕壓力,並且要多跑步以增加腿部肌肉彈性。飲食方面,除了不要吃太鹹,也不要吃太多米飯、麵食及蛋糕。有的人怕胖,一下節食不吃,一下又大吃大喝,也很容易導致體內荷爾蒙失調而引發水腫。 (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副教授、台中市葉慧昌中醫診所院長) 院址:台中市精誠路532號 電話:04-24716048